2024年保险圈十大关键词总结预测2025年这几类产品将发生大变化!
这些【经历】不仅促进了行业良性的健康发展,也同样对每一位客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1月初,中国精算师协会向各家险企下发《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(2023)(征求意见稿)》。
保险公司的身故赔付就会减少,在做产品定价时,保费就可能会有一定幅度下降。
还是1月,金管局下发了《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
根据行业交流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前三季度,经代市场的标保规模同比下降了30%。
而不符合“报行合一”要求的,尤其是增额终身寿险险、年金险等,有必要进行下架停售。
事情的起因,是3月18日《财新周刊》第11期发布了一篇《处理问题险企》的文章,
在对问题险企处理上,讨论了潜在风险和当前措施,还列举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挑战。
从监管这些年的调整来看,在风险处理上,更偏重逐步转型、缓慢调整的稳健步伐。
加上有《保险法》在保障我们的权益外,保险行业还有一套完备的监管保障机制,
6月3日,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主题为《统筹推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安全,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发挥国资央企作用》的会议,指出:
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、收购、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,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、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。
而是在研究怎么样才可以让央企,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,发挥更大作用。
另外,行业中部分的现有人员,也可以出来去做实体经济什么的,别再扎堆搞金融了。
2024年7月,国家医保局发布了《关于印发按病组(DRG)和病种分值(DIP)付费2.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动相关工作的通知》,
简单来说,以前看病医保基金是按项目付费,医院花了多少钱,就按比例进行报销,
自费的外购药品和医疗器械变多、住院时间受限和复杂病情看病可能变难等问题。
10月1日起,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%,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.5%。
随着3.0%预定利率正式退出历史舞台,预定利率2.5%的固收类增额终身寿险就没以前香了。
经济复苏阶段,股市也会迎来增长,这类产品就能赶上股市增长趋势,获得额外红利加持。
9月11日,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
这是继2006年6月以及2014年8月两个版本的“国十条”发布后的第三版,
即保险业的“国十条”3.0版,代表着保险行业未来十年发展的顶层设计方向。
包括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,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,推动资金、资本、资产良性循环等等。
9月13日,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,通过了《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》。
从2025年1月1日起,按照“小步调整、弹性实施、分类推进、统筹兼顾”的原则,
大概十来年时间,正式统一至男职工63周岁退休,女职工55/58周岁退休。
12月10日,人社部、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了《关于全方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》,
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,将特定养老储蓄、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,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。
以后想要退休自由、舒适养老,国家只是提供基本保障,更多的只能靠自己补充。
百万医疗险会出现更多契合医保改革的产品,比如近期推出的、尊享e生2025就是不错的例子。
虽然说第四套生命表死亡率会降低,但定期寿险目前的定价,已经走的是极致性价比路线,
所以建议我们大家有理财、储蓄、养老等规划的朋友,也要抓住高预定利率时代,尽早配置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市场监管总局:供餐人数超千人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,要配齐食品安全总监和安全员
家装第一股东易日盛资金链断裂线事故后续:电池成焦点 宁德时代否认比亚迪沉默
森林狼双加时绝杀横扫掘金:约基奇61+11+10生涯新高 华子34+10+8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老师逗小朋友,孩子回家后:老师把我的五官摘下来放到纸上了,网友:太可爱了,气得要打人了